抑菌圈測定儀通過光學傳感器和穩定光源檢測培養皿中抑菌圈的直徑,其準確性依賴于傳感器的靈敏度和光源的穩定性。若傳感器污染或光源衰減,會導致測量誤差。以下從傳感器清潔和光源保養兩方面,詳細闡述關鍵操作要點。
一、傳感器清潔:保障數據準確性
1.清潔時機與頻率
每日維護:實驗結束后,用干燥無塵布擦拭傳感器表面。
定期深度清潔:每兩周使用專用清潔工具處理頑固污漬。
污染后立即清潔:若傳感器接觸培養基飛濺物、灰塵或指紋,需立即處理。
2.清潔工具與材料
工具選擇:
氣吹:用于吹除顆粒物,避免直接接觸傳感器。
鏡頭紙:選用低纖維脫落的專用紙,折疊成尖角擦拭。
異丙醇:濃度70%-90%,用于溶解有機物,需滴在鏡頭紙上使用,不可直接噴灑。
禁用物品:普通紙巾、棉簽、含氨清潔劑。
3.分步清潔流程
斷電與防護:關閉儀器電源,佩戴防靜電手套。
初步除塵:用氣吹從傳感器中心向外螺旋吹掃,去除大顆粒。
濕法清潔:
將鏡頭紙折疊為3層,滴1-2滴異丙醇。
以“從中心到邊緣”的單向擦拭,避免來回摩擦。
更換干凈鏡頭紙,重復擦拭至無殘留。
干燥處理:用干燥鏡頭紙吸干殘留液體,自然晾干5分鐘。
功能驗證:開機后運行自檢程序,檢查傳感器信號強度。
4.常見問題處理
指紋污染:用鏡頭紙蘸少量蒸餾水擦拭,避免腐蝕鍍膜。
培養基硬結:將儀器置于40℃環境10分鐘,使硬結軟化后清潔。
劃痕修復:若傳感器表面出現微小劃痕,需聯系廠商更換。
二、光源保養:維持長期穩定性
1.光源類型與壽命管理
LED光源:壽命>20,000小時,但需監控光強衰減。
鹵素燈:壽命約2,000小時,需定期更換。
更換標準:當光源亮度下降至初始值的80%時更換。
2.日常使用規范
避免頻繁開關:LED光源每次開關壽命減少約1小時,建議連續使用>30分鐘。
控制環境溫度:光源周圍溫度應<40℃,避免高溫加速老化。
電壓穩定:使用穩壓電源,防止電壓突變損壞光源。
3.清潔與維護流程
光源表面清潔:
用氣吹吹除燈罩內灰塵。
若燈罩污染嚴重,用鏡頭紙蘸異丙醇擦拭。
反射鏡調整:
每季度檢查反射鏡角度,確保光線垂直照射傳感器。
若反射鏡移位,聯系廠商調整。
散熱系統維護:
清理散熱風扇灰塵,確保風道暢通。
檢查散熱硅脂是否干涸。
4.故障預警與處理
光強不足:
現象:抑菌圈邊緣模糊,測量值波動>0.5mm。
處理:更換光源或調整電流。
光源閃爍:
原因:電源接觸不良或燈絲老化。
處理:檢查電源線連接,更換光源。
色溫偏移:
現象:圖像偏黃或偏藍,影響抑菌圈邊緣識別。
處理:校準光源色溫。
三、綜合保養建議
建立維護檔案:記錄光源更換時間、傳感器清潔次數及異常情況,便于追溯問題。
定期校準:每季度進行一次全系統校準。
環境控制:保持實驗室濕度40%-60%,溫度20℃-25℃,減少靜電和冷凝風險。
操作培訓:確保實驗人員掌握正確開關機順序、避免誤觸傳感器。
總結:傳感器清潔需遵循“無塵、無損、單向擦拭”原則,光源保養需關注壽命監控、散熱管理和光強校準。通過規范操作和定期維護,可顯著延長抑菌圈測定儀的使用壽命,保障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和準確性。